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问答 >

有人格障碍的人自己知道吗知乎,徐州心理:如何自查人格障碍?

  • 2023-03-20 01:03:31
  • 浏览
  • www.qceshi.com
  • 评论0条
  • 导读以上七点是关于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来发现自己是否患有该病。如果出现疾病症状,应尽快就医。专家建议,自我诊断不能全信。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精神异常的时候,还是要去医院确诊。失忆?附身?多重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大家好...

    徐州心理卫生服务站:疾病的出现需要患者自己去发现,所以需要掌握生活中一些疾病的自我诊断和检查方法。人格障碍是常见病之一,那么如何自我诊断人格障碍呢?

    人格障碍的自省:

    徐州心理:如何自查人格障碍?

    1.总是把你遇到的任何困难归咎于命运或他人的错误。所以,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需要改正的缺点,而是常常把社会或者外界的一切都看成是荒谬的,不应该如此。

    2.认为自己对别人没有责任。如果你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负罪感,伤害了别人也不后悔,并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以为是的辩护。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不管别人的心情和状态。

    3.都有紊乱的心理特征,人际关系困难。这是所有类型人格障碍最重要的行为特征。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行为变异,如偏执、自恋、反社会攻击等,会造成困难,甚至给别人带来伤害。

    徐州心理:如何自查人格障碍?

    4.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你的怀疑,仇恨,固有的看法。他们嫉妒心极强,心胸狭窄,任何新环境的氛围都会受到他们行为特征的影响。

    5.其后果是有害的。他们行为的后果往往是伤害和伤害他人,让邻居坐立不安,但他们却泰然自若。

    6.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怪癖和不良行为没有自知之明,一般都是别人透露出来的。

    徐州心理:如何自查人格障碍?

    7.一般从儿童期和青春期开始。性格是从小逐渐形成的,人格障碍也是如此。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是从童年到青春期开始的。因为年龄越小,性格的可塑性越大,所以在青春期之前不能轻易诊断出自己的人格障碍。

    以上七点是关于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来发现自己是否患有该病。如果出现疾病症状,应尽快就医。专家建议,自我诊断不能全信。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精神异常的时候,还是要去医院确诊。

    失忆?附身?多重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


    失忆?附身?多重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超高校级的心理委员。

    春季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疾病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然而,在最近与许多心理爱好者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对一些心理疾病存在一定的误解,其中误解最多的莫过于 人格分裂障碍,即多重人格。

    所以这篇文章,我会就我一个业余爱好者的口吻,去给大家浅科普一下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的相关知识,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认知上的错误。当然,本人对心理学纯属业余爱好,文中内容不代表学术权威,若有错误敬请指正,同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讨论。

    失忆?附身?多重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

    (一)人格分裂是什么?人格分裂=精神分裂?

    不一样。

    对心理疾病略有了解的小伙伴,可能会把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概念混淆,认为它们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叫法。然而,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首先先讲讲精神分裂,精神分裂指的是患者的意识清晰,但认知、情感或意志等心理部分存在障碍或失调,常见的症状有幻觉、妄想等,(看到或听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认为某人想谋害自己等)。

    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种类型,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病因和含义都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赘述。我们只需要知道,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完完全全两种不一样的疾病。

    人格分裂症,又称多重人格,是指一具身体出现复数个人格。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或多个灵魂,共享一具身体”。不同的人格会有不同的记忆、身份、性格,他们彼此独立,并轮流控制身体,外人看来就像是突然变了个人。

    失忆?附身?多重人格障碍究竟是什么?

    (二)人格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如何察觉人格分裂?

    失忆。

    不同的人格轮流掌控身体的控制权,期间不同的人格的记忆并不共享。这意味着一号人格在控制期间所做的事情,二号人格“苏醒”后并不知道。这就导致了患者常感到自己的记忆大段地丢失,自己常莫名其妙地到了一个地方,其严重性已经远超于一般的“健忘”所能到达的地步。

    这一特性也造成了对人格分裂症患者定罪时,相关法律的复杂性。如果1号人格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控制身体实施犯罪行为,2号人格将完全不知情。此外,不同的人格的个性特点可能具有鲜明的反差,1号人格是反社会人格的情况下,2号人格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从法理的角度上讲,虽然两个人格都共用一具身体,但本质上算是两个独立的人格。1号人格承担的刑事责任,不应由2号人格共同承担。在美国历史上,威廉·斯坦利·米利根(简称比利)犯下重罪,却因其严重的心理疾病被判无罪,但一定要接受高强度的精神治疗。

    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下,比利被发现有整整24个人格。康复后,他的故事也被写成小说《24个比利》。

    (三)不同的人格能互相沟通吗?他们知道彼此的存在吗?

    不能直接沟通。

    在许多影视作品或文字小说中,人格分裂常被表现为幻想自己有另一个朋友,但其实那个朋友是自己的另一个人格。包括我自己在一篇考场作文上,也写了副人格(男)保护主人格(女),并陪她一起玩,度过悲惨童年的故事情节。但在病理学上的人格分裂症状中,不同的人格并不能互相沟通,他们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新人格的产生并不是原人格主动进行的,而是一个人脑的应激机制,自发地分离出了一个新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原人格甚至意识不到新人格的产生。而新人格突然出现在这个情境里,估计更懵。

    除此之外,因为不同人格轮流掌控身体的特定机制,不同人格的记忆、能力、技能、名字、喜好和性别很可能都是不共享的。患者除了感觉自己有着明显的失忆症状以外,只能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描述,来间接意识到其他人格的存在。

    假设,我朋友告诉我:“我昨天晚上在酒吧看见你在钓凯子喔~”但我完全不记得自己做过这件事,此时,我很可能就此推测出另一人格的存在……而且我是男的我钓凯子干什么(打)。

    至于像某意大利美艳少妇通过打与自己另一个人格进行沟通的行为,纯属动漫设定,不能与现实中的人格分裂等同。

    (四)人格分裂症是什么引起的?是因为孤独幻想出另一人格吗?

    不是。

    人格分裂的病因,是创伤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24个人格的比利吗?

    比利的妈妈,多罗西在农场长大,成年后与迪克结婚。离婚后迁至迈阿密,与一个名为莫里森的已婚喜剧演员同居,并于1955年2月生下了比利。

    然而,莫里森随后因欠债,酗酒成性,有过自杀行为,最后于1959年11月17日自杀。

    莫里森自杀后,多罗西搬回原来的地方,与前夫迪克复婚。这段婚姻维持了一年的时间便结束了,而在1962年,多罗西又与已有两个女儿的卡尔莫·米利根。

    比利早期的家庭环境“动荡不安”,本就有较为严重的人格分裂倾向。而在多罗西与卡尔莫组建的家庭稳定后,卡尔莫对比利的长期虐待、强暴,又使这一倾向严重恶化,最后导致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人格分裂的动因,其实是人格的自我保护。在遭遇自己无法承受的巨大创伤时,被害者选择分离出一个新人格来“代替”自己承受这一切,以达到一种“我其实没有经历这些”的效果。比起催眠式的自我欺骗,人格分裂确实做到了分离创伤的效果。

    然而,替原人格承受一切的新人格,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创伤后,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扭曲的存在呢?痛苦经历塑造的人格,难道会是一个性情温和、情绪稳定的亲社会人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患者遭受的恶,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不断累积在另一人格的意识中,一旦到了某一节点,便会彻底爆发出来,以从家庭承受的恶,给予社会惨痛的报复。

    人格分裂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也不是因为寂寞无聊。它的存在,显示着一种无奈。一种对创伤无可奈何,以至于到了要分割灵魂的程度。人是复杂的,也是脆弱的。社会的和谐安定,更需要对每一个个人的充分关照。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生活中,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会意识到自己生病了,然后接受相应的治疗。然而对于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们往往不愿承认自己有病,更不愿接受治疗。为什么会这样呢?出现这种情况时,家属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由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01

    缺乏自知力


    自知力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通俗来说,病人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分析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哪些状态和表现属于正常,哪些属于病态的能力。

    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会选择去药店或医院买药,积极治疗,这时我们的自知力是完整的,是可以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并且接受治疗。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对自己患病而不自知,举几个例子:


    精神分裂症患者凭空会听到有人跟TA说话,在骂TA或表扬TA等,但家属是听不到的,此时患者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不是由于生病而产生的,会反复寻找声音,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表现为热闹、交往多、滔滔不绝;自觉能力强,能挣好多钱,而出现花钱无节制,有些甚至出现盲目的投资。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自知力不足是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很多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不愿承认自己生病,就会拒绝治疗,以致延误病情。若家属要他们看精神科,就可能怀疑家属别有用心。


    这种情况下,家属不必徒劳地和患者争辩,要他们承认自己的病态,而是要想方设法带他们就医,让其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从而可以慢慢恢复自知力。

    02

    病耻感作祟


    由于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持有排斥和回避的态度,再加上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疾病患者疯疯癫癫,性格敏感偏激,有暴力倾向。这种刻板印象容易使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偏见,因而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病耻感。

    这种病耻感会让很多患者对自己患有精神疾病感到耻辱、羞愧,无颜面对家人朋友,更怕别人知道自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病耻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影响多数是消极的,会影响患者及时就医及治疗依从性等,对患者的康复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为害怕被贴上“疯子”的标签,很多患者往往会隐瞒病情,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不愿用药;

    病耻感也会让家属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能明显地感受到外界对患者贬低歧视态度,担心出门被人指指点点等。这也会影响家属对待患者的态度,会将患者视为负担,过度指责,而缺少家庭的支持,患者的康复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病耻感不但会让患者不愿承认疾病,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为了减少由于病耻感带给患者及家属的负面影响,专家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

    1. 多了解学习精神心理相关知识:患者和家属要多了解疾病知识,要知道精神疾病也只是一种病而已,经过规律治疗,多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临床治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减少因偏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2. 多了解有助于康复的知识:放平心态,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或许是对抗别人闲言碎语最好的方法。不论哪种疾病都强调全病程治疗,遵医嘱规律用药,不要因为任何原因随意减药、停药。

    3. 家属要多患者病情变化,避免复发: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治疗期间仔细观察患者睡眠、情绪、行为、药物反应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预防一些生活事件或者紧急情况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安抚患者情绪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等。

    在此,也呼吁公众能够科学看待精神疾病,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其实,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数人不了解这类疾病。精神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一样,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

    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民众应该理解关心精神病患者。相信随着精神疾病知识的普及,患者能冲破病耻感的“牢笼”。


    03

    内心充满愧疚感


    有些抑郁症患者内心过度内疚,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不愿拖累家人,在这种内心的煎熬下,选择掩饰自己的病情,即使家人问起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生病了。

    有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在经历创伤后,往往容易自责内疚。他们认为,如果在创伤发生时他们的行为有所不同的话,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甚至常常对不是自己造成的后果也抱有负罪感,他们不认为自己这是病态,也不会主动跟家人聊。

    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

    这种因愧疚而选择隐瞒病情的做法比较危险,因为家人并不能及时察觉患者内心的波动,不能及早带患者就医接受治疗,有可能耽误治疗时机。


    当面对内心充满愧疚的患者时,一定要留意他们平时的言语或行为,及早识别可能的危险信号;这类患者由于自罪自责感较强,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自杀自伤风险。

    提问者:甜蜜时光29
    对于伤心彻底的女人怎么挽回她,分手挽回:怎样挽回处于反弹关系中的前女友?挽回她的10个步骤

    对于伤心彻底的女人怎么挽回她,分手挽回:怎样挽回处于反弹关系中的前女友?挽回她的10个步骤

    当你看到前任和新朋友在一起时,感到嫉妒是很正常的。事实上,这是非常痛苦的。你可能在想,你是应该放弃希望,继续前进,还是为你的爱而战。这篇文章将告诉...
  • 阅读4602次
  • 0条评论
  • 八个字早安心语图片,12月8日星期四早安问候图片带祝福语,万物不随身,只有健康亲

    八个字早安心语图片,12月8日星期四早安问候图片带祝福语,万物不随身,只有健康亲

    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
  • 阅读5604次
  • 0条评论
  • 婚外情分析丨六十岁男人出轨的结局?是老来风流还是老无所依?(60岁男人有外遇怎么办)

    婚外情分析丨六十岁男人出轨的结局?是老来风流还是老无所依?(60岁男人有外遇怎么办)

    很多原配以为男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玩,到老了玩够了就消停了。所以被出轨了也不离婚,坚持这段婚姻,等着出轨男人玩够了,回来好好共度余生。现实是,会出轨的...
  • 阅读4452次
  • 0条评论
  • 怎么改掉胡思乱想的毛病,怎么才能停止脑袋里的胡思乱想?

    怎么改掉胡思乱想的毛病,怎么才能停止脑袋里的胡思乱想?

    昨天,一个朋友跑来向我吐槽:“我脑子时时刻刻都在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直静不下心来,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我问:“你都想什么内容呢?”“也...
  • 阅读4929次
  • 0条评论
  • 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组织学生上好开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小学生13个心理主题班名)

    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组织学生上好开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小学生13个心理主题班名)

    武会娜 苗泽富 文/孩子们居家已经近3个月了,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可能稍显陌生,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开学期间心理状态调试,提高学生心理防护能力,做好...
  • 阅读3465次
  • 0条评论
  • 14岁智商多少算正常(14岁智商多少算正常范围)

    14岁智商多少算正常(14岁智商多少算正常范围)

    14岁智商多少算正常,宝宝语言的发育分为几个阶段,家长可以对照一下各个阶段语言发育的特征和时间,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以上内容可...
  • 阅读4713次
  • 0条评论
  • 不爱社交属于什么病(不爱社交属于什么病症)

    不爱社交属于什么病(不爱社交属于什么病症)

    不爱社交属于什么病,越长大才越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弯弯绕绕、曲意逢迎的场面了同事之间牵扯利益大多无法深交,朋友之间圈子工作不同,渐渐也就剩下家...
  • 阅读6218次
  • 0条评论
  • 猎心者智商(猎心者百度百科)

    猎心者智商(猎心者百度百科)

    猎心者智商,,爱情公寓,中的“张伟,一改之前的倒霉蛋的形象,成为了智商情商双高,口才一流的微表情专家戴猛,和富二代花笙、情感咨询专家廖朵朵组建了万...
  • 阅读3826次
  • 9条评论
  • 社交平台管理工具(社交平台管理工具有哪些)

    社交平台管理工具(社交平台管理工具有哪些)

    社交平台管理工具,我个人在tiktok红人推广中使用这个工具比较多,常用它来对红人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近30天视频平均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互...
  • 阅读4384次
  • 1条评论
  • 做题很焦虑(做题很焦虑怎么办)

    做题很焦虑(做题很焦虑怎么办)

    做题很焦虑,逼着更多的人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此时偏偏出现了易烊千玺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关注,某新闻周刊的人把网友们称之为“小镇做题家,一副看不起的...
  • 阅读7816次
  • 8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