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36%的孩子都出现了情绪障碍!
导读疫情3年,36%的孩子都出现了情绪障碍!在父母的情绪阴影下,孩子可能会变得的沉默、不愿意沟通,内心感到焦虑、恐惧甚至过度担忧疫情对他们自己的影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随着现在疫情开放,很多学校也已经陆续实现复课,孩子们也要在线下及线上中来回转换...
“疫情已经三年多,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三年疫情之下,多少人被这种情绪压垮?
2021年一项全球荟萃分析报告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5.2%和20.5%,相较疫情之前翻了一倍。
疫情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行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被称为“新冠次生灾害”。
孩子因为长期上网课,缺少同伴交流,也缺少体育活动,变得格外孤独,社交能力变差,这些日常生活的突然转变都让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2022年上海的一项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疫情网课期间,学生的心理压力均值在不断增加。
压力往往是焦虑和抑郁的伴随,是最能直接感受的到的精神问题。
国内外几项研究都证实,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和压力一直居高不下,尤其被隔离后的孩子们。
我国一项针对贵阳的隔离儿童和青少年(6 ~15 岁)的研究显示,1036 名孩子中,112名孩子出现抑郁、196名出现焦虑,而抑郁和焦虑两者都有的孩子也有68名,整体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占比高达36.3%
看着这些庞大的数据,不禁想问: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疫情的大环境下,为了孩子的安全,网课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环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之前有个新闻,一位在深圳当护士的妈妈诉苦:
网课期间,班主任给她打电话,说往日学习比较自觉的孩子,竟然已经10天没有在线交作业了。
她连忙请假回家看儿子,发现儿子整天沉迷网络,对其他事情都漠不关心。
这位妈妈试图对孩子讲道理,儿子却对她吼道:“如果你再啰嗦我,我就要抑郁自闭厌学给你看!”
因为工作繁忙,加上孩子之前学习也很自觉,在网课期间家长就基本没怎么管教,都是靠孩子自己,但是父母们要知道,永远都不要指望孩子自觉,很多事都是需要我们进行引导,他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前进。
随着现在疫情开放,很多学校也已经陆续实现复课,孩子们也要在线下及线上中来回转换,内心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化叛逆的情况。
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重视他们的问题,从身边的教育环境入手,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思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01
父母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情绪稳定
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容易心浮气躁,抱怨连连。
比如我,就经常在家当着大宝的面抱怨疫情带来的各种不方便,但后来我才发现,孩子的内心最为敏感,我们的情绪状态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孩子。
在父母的情绪阴影下,孩子可能会变得的沉默、不愿意沟通,内心感到焦虑、恐惧甚至过度担忧疫情对他们自己的影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当我们和孩子的情绪都不稳定时,亲子矛盾也必然会激化。
比如这份来自上海科教院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到疫情期间亲子关系不和谐的比例是成倍增加的。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先关注好自身的情绪,乐观、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不在孩子和家人面前随意倾倒负面情绪。
毕竟作为家长如果都不能保持乐观积极,对孩子的所有的教育都是无效的。
02
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孩子在居家时户外互动减少,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就不断增加。
有研究表明,这种生活方式会与各种健康风险相关,比如会产生睡眠质量下降、焦虑,甚至是抑郁问题。
所以即便是在家,我们也要和孩子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增加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我家大宝前段时间都在看世界杯,我就会主动去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
“世界杯来了,你看好的是哪一支球队呀?”
“最近班上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孩子放下内心的抵触情绪,因为大家都会喜欢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慢慢的就会跟我们敞开心扉。
03
多陪孩子进行亲子运动
长期居家,单调又枯燥,孩子情绪无处宣泄,心理问题也会增多。
人体内有三种关于“快乐”的物质: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
多巴胺可以让人感到快乐、保持学习效率;血清素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内啡肽可以可以使人乐观积极、提高幸福感。
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些户外活动的清单,每天最好保证有一小时的活动量,活跃我们的身体神经。
具体的运动也可以挑选孩子喜欢的,比如篮球、足球或者羽毛球,或者是其他户外活动。
亲子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远离焦虑的情绪感受快乐和幸福,对于我们的亲子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写在最后:
疫情发生的这几年,无论是孩子还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在线上和线下来回切换,我们面对孩子时间也越来越长,摩擦也会随之变大。
疫情是对社会的考验,更是对于每个家庭的考验。
接下来的生活也可能会与病毒长久并存,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多关心孩子,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防疫”,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就像加州大学教授布鲁斯·富勒的一段话:
在这场危机中,心理健康比一切都重要,家长一定要放低期望值,让孩子们在困境中感到被爱和安全,这样孩子才会有韧性,才会愿意去学习。
现在全国疫情防控已经全面“放开”,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
杭州心理咨询(杭州心理咨询哪家医院好)
孩子喜欢乱发脾气,不会情绪管理,家长应该如何帮助?
日常生活的一小步,扭转抑郁情绪的一大步
孩子进入情绪敏感期,辨别是非能力变弱,父母要注意这些事项
当季节性抑郁情绪来临,家长如何避免自己的低落影响孩子?
消费曝光台|男子找情感陪护被指导早休息可分泌雄性激素
第一次加微信开场白(第一次加微信开场白怎么介绍自己)
婚姻技巧(婚姻技巧图片)
2023年第一期心理健康指导师什么时候考试?
孩子越来越痛苦,父母越来越焦虑的根源,还是家庭角色的错位
被亲人坑的艺人,毛晓彤被坑入院,张韶涵险抑郁,他为父还债
社交恐惧焦虑症(社交恐惧焦虑症吃什么药)
科创引领 海智计划助力广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嘉庆的帝王心机!布局三年,只用十天便逼得和珅自杀
四种方法,让你快速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
趣测试网是一家符号国际标准的心理测试平台,心理年龄测试题来自哈佛心理测试题库,小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情况而定。
Copyright © 2018-2022 www.qceshi.com 心理年龄测试 保留最终解释权 - 网站地图 - 数据地图
发表观点(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