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盲人自杀热线接线员:接到的电话逐年增加,聊5分钟就知道能帮对方
导读梦见好朋友死了,李勇生从不会让对方挂断,而是继续耐心倾听,“热线是这部分人群的希望,每个人的希望都是平等的,他对热线这么依赖,说明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薄弱2015年,李勇生参加了希望24热线的首期培训班,同期的志愿者有350多人“很多人接线...
大门一关,李勇生要隐藏起名字和年龄——包括他是一名盲人的事实。
李勇生是天津接线团的团长,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事自杀干预的盲人接线员。
热线是最后一道生门,李勇生要做的,就是在系统崩塌瓦解前,建立支撑点,做最后的挽救。“做他们的朋友,走进去,和他们站在一起。”
在深夜的接线室里,李勇生确实像一名导演。工作前,他要把门窗紧闭,保证安静氛围,方便进入角色。他在众多场景里穿梭,每通电话结束后,他需要时间,在大脑里进行角色转换。
晚上6点,李勇生叩开接线室的大门。这里位于天津一处写字楼内,十来平,两部电话,两人值班。“你打来电话,那我就是你的朋友,你什么都可以说,我陪你聊天,咱们共同面对,好吗?”
自杀干预将企图自杀的人群分为4类,7个等级,26个级别。4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和急迫。“面对学生,我通常扮的是家长,如果是校园问题,我会扮演老师,职场白领打来的话,我就演同事。”
拿起电话,李勇生会仔细听对方的环境声,接着听对方气息的变化、停顿时间、声音高低。5分钟内,李勇生能判断出危险等级,迅速建立一套干预方案——在此前的1000多通高危来电中,他的成功率达90%以上。
基本聊5分钟,我就知道我能帮助他,没问题。他能投掷出求救的信号,我就知道,这人能救回来。”李勇生说。
情况危急,李勇生调高了声音,音量与嘈杂的背景差不多大。事情在他的预料之中,女孩站在大桥上,准备往下跳。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抓准时机:“现在这个环境太吵了,我想听更多,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吗?找一个车辆少,能避风的地方,咱俩好好说一说。”
连线半小时后,女孩来到距离大桥200米的公交站。一个小时后,女孩听从了他的建议,回了家。“当她能和你诉说心里话的时候,危机的大门基本已经关闭了。”
李勇生能体会对方的状态:“他走到这一步,不知道深思熟虑多长时间,没有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任何的信念系统都没有了,他只想结束生命来获得解脱。”
李勇生有自己的方法:说话时不打断对方,让对话一直延续。与对方情绪同步,琢磨对方的需要,抚平对方的焦虑。“他说出这句话,可能是求石问路,我要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说完后,我必须连接上他的话,给他帮助。”
这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技术不熟练,一句话刺激到他,不但不能将他拉出来,反而会激怒他的情绪,让他的心理产生瞬间剧烈的波动。
尤其针对想自杀的人,他最怕的是一种负担,你可不要死啊,你死了以后你妈妈怎么办?你爸爸怎么办?他最怕听到这些。”
盲人眼前的世界,并不是永恒的黑暗。
李勇生从事自杀干预接线员,已有7年的时间。谈起初衷,他说,既是助人,也是自救。“对方的包袱卸下后,我的包袱也卸下了,虽然我看不到,但感觉心里面是亮的,天空也是亮的,一切就不一样的感觉。”
他善于捕捉情绪变化的信号,像独独在夜里出航的船,面对漆黑的渺渺大海,总能准确判断出海浪的方向。但人无法四季在纯粹的黑暗里生存,即使他是盲人。成功挽救一个生命的感觉,难以用言语形容。
李勇生能感觉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有时,黑夜也不是空洞的黑。他去盲校做过调查,即便是先天全盲的人,眼前也不是漆黑一片。他认为,这是受情绪调节的原因。
即使没有光感,长时间受想法的强化,他会在脑海这种产生‘亮’的感觉,因为这样会让他感觉舒服,会让他没有压迫感和窒息感。如果在脑海中只有一片黑暗,时间长了,内心再强大的人,也走不出来了。”
他现在还会梦见,失明前度过的那个春天。村里有绿皮火车,路上有一些笨笨实实的卡车,车顶插着天线。家乡有一排垂柳,河边有一片青草地,树木发了嫩芽。他再未见过那样浓郁的绿色。
如今,他10岁前的记忆正在消散,他记不清了,连梦境也模糊起来。
失明前,李勇生是村里是出了名的孩子王。10岁那年,他在雪地玩闹,被东西绊倒,脸扎进雪地里,眼球撞上路中间的“铁疙瘩”,一块地泵。雪地上落了血滴,他用手一碰,意识到,两只眼球破了。
路上雪厚,车子难走,去大医院要很长时间。父母带他去附近的医院,做了眼球缝合,没多久就出了院。有亲戚叹息,挺好一孩子,这辈子废了。“我听见这词极不舒服,我怎么就废了?”
李勇生常常觉得,眼前雾蒙蒙的一片,脑袋上像箍了一顶“铁帽子”,他总不自觉地想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他变得沉默,不似以前活泼,爱待在人少的地方。
他对声音愈发敏感。他判断天气,依赖的是鸟儿的叫声。天气好时,麻雀叽叽喳喳,天气坏时,鸟儿扑簌簌地乱飞,他想可能有一场大雨。他甚至能通过声音,判断马路的宽窄。
李勇生仍记得12岁发生的事情。他和朋友去别人家的菜园子里拔菜,园子主人见后,只打了李勇生。“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想来想去,为什么欺负我?就因为我看不见,就因为我是累赘,我不行了。”
脑袋上的那顶“铁帽子”,心里的疙瘩,都被一团火烧没了。“我不能这样让别人看不起,我长大了,一定不让别人说我是废人,一定活好了,还要真正活下去。”
叔叔给李勇生买了一台收音机,他靠声音和世界发生连接。他听相声评书,也听心理访谈,他知道,盲人能上盲校,学按摩,学吹打乐,又有了希望。
有次,他拨通了节目热线,一名心理学专家正在讲课。他问,我以后该去干什么?专家说,你可以去做心理咨询师,这很适合你。心理咨询对他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
从盲校毕业后,李勇生做起了盲人推拿。有天,他听说残联要举办针对残疾人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上课,一个城市只选两三个人。李勇生被选中了。后来,他顺利考到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开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
有次,他去长沙参加心理学的课程,知道长沙建了希望热线。“当时就觉得特别适合我,眼前一亮。”
2015年,天津也要办希望热线,李勇生立即去报了名,成为天津首批热线志愿者。
闲暇时,李勇生也会想,如果没有失明,他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可能会去参军,或钻研一门学问,搞创新发明。“因为意外,才走进了这个行业。既然如此,咱别的也不擅长,只会心理咨询,如果能帮助到别人,那是最好的。”
在那个混乱失序的世界里,最初,他觉得自己像是村长,什么事情都帮着解决。后来,他更像侠客,路见不平,要拔刀相助。如今,他只想做对方的朋友,帮对方理清行动的线头,做力所能及的事,“走进去,和他们站在一起。”
03 一场对人生的模拟
听过成千上万个故事,李勇生发觉,这些相似的情节,有着人生阶段的共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挪移重现。
他发现,这是老年求助者的共同症结。他们寂寞,孤独无助,多数时活在回忆里,抱有对未来的恐慌,日积月累,便产生了心理问题。
相对而言,老年人好干预,只要让他感觉有人在和他聊天,说什么都支持,类似‘大爷说得太对了’,‘就这样没错’,让他感受到认同感,就会慢慢恢复过来。”
他说,对于自杀干预热线的接线员而言,最基本的准则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支持和尊重他,让他感受到真诚,和发自内心的关注。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要义,“必须让他感受到,我在听,我在关心,不论说什么我都能接纳。”
在听到孩子的烦恼时,他最容易动情,沉浸在对方的痛苦里。
现实中,李勇生有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李勇生还记得,一个13岁的男孩,单亲家庭,父亲嗜酒,男孩总是担心受怕。一个孩子饿着肚子,又怕父亲打人,又担心父亲不回来,他该多么孤独啊。李勇生想到自己的孩子。
离开接线室后,外界的声音能把他拉到现实里来。
一路走去,他能听见车子的引擎声,有司机按着喇叭催促前方的车辆,街边小贩在叫喊。这些声音带来生活的实感。
但并非所有接线员都能瞬时走出来。那些困苦的情绪有时会缠绕着他们。一些感情细腻的接线员更为困扰,有人常常担心,他的困境有没有解决?他有没有再次自杀?他家人怎么样了?
他天天沉浸在这个问题里,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最终也是有一部分人群不干这行了,因为太容易动情。”
这些痛苦也滋养了李勇生,使他对苦难有了预设。
在这些人身上,我看过了这样那样的故事,需要消化他们的痛苦和磨难,就跟打疫苗一样,咱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处理起来就很自如,甭管过去未来,一切都是人生的反复模拟。”
来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学生占比最大。李勇生遇到最小的求助者,只有11岁。
需求量成倍地上升,与此同时,接线员却流失严重,十分紧缺。
据希望24热线数据,2012年热线在上海建立后,为保证专业性,希望热线要求,接线员需持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或参加《心理危机干预实操技术》培训,经过培训和见习才能上岗。
截至2020年10月,现有的志愿者达700多人,其中热线接线员400多人。一名希望热线的工作人员透露,2017年,接线员有700多人,2022年,现有的接线员已不足300人。
这些接线员均为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公务员、心理咨询师占大多数,业余时间接线。
2015年,李勇生参加了希望24热线的首期培训班,同期的志愿者有350多人“很多人接线不久就走了,留在热线的只有120人左右。”
七年过去,李勇生估算,如今坚持留在热线的首批志愿者,不足20人。
人们离开的理由不一。有的因为工作调动,有的因为搬家,离得远了,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时间抽不出来。但最大的原因,还是高强度的输入和输出。李勇生说,从事危机干预的接线员,需要较强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要不断地吸收知识,再进行大量的实践,是对精力的考验。
今年6月,由世界卫生组织撰写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发布,自杀已成为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致辞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卫生危机,近10亿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李勇生也有同样的感受。城市的节奏加快,产生的伤感也越来越多,那些创伤和挫折,还来不及弥合,就有新的创伤填补进来。
他还遇见过热线依赖者——长时间依靠希望热线活着的人。“他们一空闲就打,也有一年打几十次,上百次的。咱从不问他姓氏,也不透露信息,但他一打进来,能听出我们的声音,说,是你啊。”
李勇生从不会让对方挂断,而是继续耐心倾听,“热线是这部分人群的希望,每个人的希望都是平等的,他对热线这么依赖,说明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薄弱。如果唯一的希望再打破,对他们是很大的创伤,我们能帮的话,还是会继续帮下去。”
光靠一个希望热线,真的是杯水车薪,心理咨询师本来就少,里面研究危机个案的就更少了。”李勇生说。
一个细微的关怀,或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希望,就可能会挽回一个生命。“如果那时,我们刚好在他们身边,千万不要给他们再添加负担,只要做到一点,真正地支持他们,理解他们、陪伴他们,让他们不再变得那么孤独,就能有挽救的希望。”

在中西文化桥梁上干着“搬运工作”。
就像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不是一个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上等人,而是一个全身赤裸裸的‘苦力’”他似乎把自己“用”得太狠了,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编书、译书、写书,把全部的学识和岁月都化为书柜里的一册册著作从,法国文学史,巴黎对话录,雨果文集,加缪全集,盗火者文丛,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他的论著和译作结集为15卷的,柳鸣九文集,共计600多万字1972年,身心疲累的柳鸣九想找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蔽所,于是萌生了编写一本法国文学简史的念头,并串联两三位志同道合的“搭档”,共同办起了“地下工厂”在,萨特研究,一书遭到批判的那个夏天,柳鸣九拍了一张照片他坐在藤椅上,低头看书,神情泰然自若因为它把一个道理说得很别致世界上太多的事情,往往和人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于是,不得不隔一天请假一次,骑车到西苑中医研究院去扎针灸,每天课后,还要到烧开水的锅炉房去,在一炉熊熊大火的旁边拢出一堆“文火”来熬中药⋯⋯一番折腾,总算度过了危机,这大概是我北大四年生活中唯一有点情节的故事了。

从文如此写道,他困顿已极,而疾病也恰当其时地不请自来,他病了,流着鼻血。
为了那个已经渐行渐远的希望,他继续写着,钢表上映照出他瘦小的脸子,“的确,两个眼睛都益发陷进去了,胡子是青了硬了,脸上哑白颜色正同死人一样额角上新添了一道长而深的皱纹”——但他这一年实际年岁只有20岁令人印象最深刻的。
属他的名作,边城,中老船夫的死,那是在一个雷雨过后,屋后的白塔被暴雨洪水摧坍,翠翠先是被白塔坍塌后极凌乱摊在那里的大堆砖石吓得不知所措,锐声叫她祖父时,才发觉“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
个顽皮的孩童,会“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动””死亡是不讲道理的。
乎也是毫无意义的,它会随意攫住一个人。

人拍手叫绝受限于资金不足,这部,心迷宫,的场景、后期是有些拮据,不过整部电影在悬疑设置、剧情反转上都很有诺兰影片的特征剧中几个女演员飙戏片段大概是所有观众的兴奋点,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部以女性角度出发的电影,在女人的勾心斗角之下,其实影射的是官商勾结的丑陋黑暗恐怖、悬疑是,金宵大厦,的外壳,内里却是藏在离奇故事中一个个道不尽的人生滋味,让人唏嘘感叹no.9 ,烈日灼心。
豆瓣评分8.1能让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孵出“三黄蛋”。
且三个最佳男演员还出自同一部电影的,电影史上恐怕也只有一个,烈日灼心

王宝强为了演好“树先生”才开始学着抽烟喝酒。
时几乎每顿饭都要喝点白酒,多的时候甚至一天抽三包烟,可以说是完全沉浸在角色的生活中树先生“树”的爸爸是一个威严的传统父亲。
哥是崇尚自由,敢于反抗的人树先生“树”无论是精神失常前后。
走路时双手从来没有自然垂下放平过树先生,被称为王宝强最被低估的作品也正因此,才能在此片中奉献出神入化的演技,通过肢体、眼神、语言等等细节“树先生”的迷茫无措、自卑怯弱、尽力体面的矛盾形象。
底在观众心中被立住。

对于一些亲人去世的情况我们可能会在梦里梦到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梦见死去的亲人只代表我们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而那些没有发生过或者没有造成影响的,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可以避免或者不发生有的人会说,梦到亲人去世的人不好吧有一天,你梦到亲人去世了,你内心十分悲伤,很久之后才从梦中醒来。

一种不祥的预兆”可能有不少人会疑惑,为何自己会在梦见死去的亲人,特别是在自己最亲近的人死后总之,梦见逝去的家人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也许逝去的家人会因为你还记得他们,而感到庆幸,也许他们会把他们当做逝去的家人,寄托在他们的梦想中,他们还在为他们担心和相信他们。

要配角刘花英死亡后给闺蜜吴仁珠留下整整20亿韩元的高能剧情瞬间吸引观众目光前14集重生复仇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剧情有多爽最后“黄粱一梦”的情节走向便有多狗血。
接让剧集从开画8.6分降至7.4分观众苦等近10集终于等到真正硕鼠身份曝光,但编剧和导演能力不够。
观众期待至抓耳挠腮,假冒硕鼠与真正硕鼠,之间腥风血雨对抗场面压根没出现如果说前14集的,二十五二十一。
么最后两集便是生硬且胡编乱造的狗血剧首播两集则是令人惊喜,集校园、热血、青春、悬疑于一体的明快叙事风格,和小奶狗男二打直球追求女主的高甜戏码,强势吸引诸多观众目光。
12355:一条响了15年的暖心热线 专注解决青少年成长烦恼
爸妈在线心理咨询网(爸妈在线心理咨询网站)
中国心理学家网(中国心理学家网免费测试)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多少钱一次)
婚姻心理咨询(婚姻心理咨询去哪里)
心理诊所热线忙 90%咨询来自焦虑 专家提示:切勿自行停用精神科药物
消费曝光台|男子找情感陪护被指导早休息可分泌雄性激素
第一次加微信开场白(第一次加微信开场白怎么介绍自己)
婚姻技巧(婚姻技巧图片)
2023年第一期心理健康指导师什么时候考试?
孩子越来越痛苦,父母越来越焦虑的根源,还是家庭角色的错位
第5人格还可以玩什么游戏(第五人格游戏能玩吗)
第五人格拍卖(第五人格拍卖师图片)
牧马人4xe撒哈拉萤光黄限量版正式上市,5000元买新皮肤合适吗?
第五人格马尾(第五人格马尾辫小女孩)
育儿心理专家(育儿心理专家在线咨询)
趣测试网是一家符号国际标准的心理测试平台,心理年龄测试题来自哈佛心理测试题库,小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情况而定。
Copyright © 2018-2022 www.qceshi.com 心理年龄测试 保留最终解释权 - 网站地图 - 数据地图
发表观点(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