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发脾气?无情绪人格的孩子大多缺爱,家长要警惕
导读孩子从来不发脾气?“无情绪人格的孩子大多缺爱,家长要警惕,有些家长可能认为纵容孩子会让他脾气越来越大,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实质上,孩子发脾气是孩子对家长发出的一种信号,所以说,孩子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行为,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家长总是希望...
"你再对我板着脸,妈妈就不要你了"
"多多,你都多大了,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数三二你再不理妈妈,妈妈也再也不理你了"
这是嫂嫂和侄女的日常,侄女总是发脾气,嫂嫂也十分反感侄女发脾气,每次侄女有想要发脾气的趋势的时候,嫂嫂都会用其他手段恐吓侄女,让她平静下来。
嫂嫂总是对外人说,你们总说她乖,我认为啊,要是她不再发脾气了,我可能会更爱她。
多多发脾气都是情有可原的,不是因为妈妈失信于她了,就是妈妈总是忽略多多的照顾,多多感觉被忽略了,所以自然而然就生气了…
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孩子总是无厘头的发脾气,孩子发火"正不正常"?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些家长会说到自家的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发脾气,一看到孩子发脾气,部分家长就会感觉很焦虑,担心这样子是不是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了,有些家长还总是引导孩子不要"生气"、"哭",让孩子懂事一点。事实上,家长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孩子有脾气是正常的,是好事。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纵容孩子会让他脾气越来越大,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实质上,孩子发脾气是孩子对家长发出的一种信号,所以说,孩子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行为,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当一个乖乖听话,没有脾气,很顺从父母的乖宝宝,但父母不曾想,没有脾气了的孩子是一种无情绪人格的体现。
有研究发现,无情绪人格的孩子大多数缺爱。
什么是无情绪人格?情绪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看到开心的事物会乐呵呵遇到忧伤的事也会难过的哭泣,遇到气愤的事会发脾气,但当人不再对任何事物有情绪的反应的时候,这时候,他就成为了无情绪人格了,也是指一个人把情绪压抑在内心,不再对外表示了,人们判断不出来他是开心还是忧郁。如果家长长时间压抑孩子发脾气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发展成无情绪人格。
为什么会说无情绪人格的孩子大多数缺爱呢?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童年情感被忽视的家庭——父母不是太忙,就是没有能力感受、认可孩子的感情,所以小孩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切断和外界的联系,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孩子对情绪的表达,没有人去回应孩子的情绪,孩子认为自己无论开心与难过都没有人关心关爱,自己又何必把这种情绪流露在外,慢慢的,就藏在内心了。
那家长如何分辨孩子是不是无情绪人格呢?
无情绪人格的人,不对外界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内心,总是让人不敢亲近,也感觉融不入人群中,严重者发展成抑郁症患者也不足为奇。
当孩子对事情冷淡毫无兴趣的时候家长可以稍微留意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经常对事情都是冷淡的态度。例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玩是对他们来说最开心不过的事了,如果你告诉他,可以让他出去玩一整天,而且不需要做作业,他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悦与兴奋,那家长真的要注意了,弄清楚原因了,除去客观因素以外的原因,那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了。
当孩子变得很顺服,不再对你发脾气的时候对于发脾气这个事,家长应该感到开心,因为孩子发脾气的对象往往只有对家长会如此,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家长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孩子坚强的支柱,也是孩子最亲密无间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心里明白无论自己对父母发多大的脾气,说多么难听的话,过一段时间,还是可以好好的,还是可以一起快乐在一起看电视的一家人。
但是,朋友就不一样了,要是自己无厘头的发脾气,对朋友骂以难听的话,并且还丝毫不曾有过道歉,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以绝交的后果收场了,无论多么亲密无间的朋友,乃至闺蜜,孩子都会有一种小心翼翼的相处,因为害怕自己会失去,父母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所以当你的孩子不再对你发脾气的时候,你也不要太奢望觉得他对朋友发脾气了,而是很有可能他把自己的情绪都压抑在心里了,不再对外表露了。
那对于这种无情绪人格父母应该怎么办?
一种是预防: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无论是发脾气也好还是生气也好,都是一种传递给父母的信号,是孩子不舒服了?害怕或者受到伤害了?还是孩子想要以此引起父母的关注呢?父母应该多点深究,弄明白孩子真正发脾气的原因,不能一味的觉得这是一件很糟糕很烦人的事情。
另一种是慢慢治疗:陪伴与沟通永远是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是无情绪人格或是有这样的趋势了,那么家长更应该慢慢的去让孩子从无情绪人格中走出来。当孩子对事情提不起兴趣时,家长不妨问问孩子,为什么觉得没兴趣,无聊,他自身想要去做点什么感兴趣的事呢?
陪伴着孩子一同去做孩子感兴趣的事,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温暖和爱,告诉孩子,无论遇到开心或是气愤的事,父母永远是他吐露心声的对象,让他不要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遇事可以与父母沟通。
但在担忧孩子不再像父母透露情绪成为无情绪人格之外,也不能过度的让孩子对父母发脾气。
家长学会引导孩子良性的愤怒很重要:第一步,家长应当了解并告诉孩子如何良性表达愤怒。
如在孩子生气时,我们尝试"正念法"能让自己觉得更舒服,告诉孩子在生气的时候冷静下来想一想,"生气有什么好处",对愤怒的抗拒只会增加自身的不快情绪。
第二步,对于孩子的愤怒表现,家长首先就得接纳孩子的愤怒情绪。
让孩子知道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们,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生气,就像气球快要爆炸一样,其实爸妈也会这样的。"
第三步,家长可以教导孩子采用"timeout",让孩子独处。
在孩子生气快要爆发的时候,家长应该短暂地转身走开,让孩子有时间去冷静,告诉孩子:"现在你需要暂时离开,找个地方恢复平静,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来讨论,爸妈在这里等着你"。
其实有很多父母都在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情绪表达这个问题,所以我想对那些为孩子起居,饮食担忧的父母说,不妨多关心关心孩子的感受与情感需求。如果家长可以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准确明白孩子的原因所在,并且你理解他这样的感受,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有情感的空缺,孩子也可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也是家长所期盼的。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另一个角度看16岁抑郁症姑娘:缺爱的孩子,除了自卑,还不懂自救
因为没孩子被迫离婚,2年后我大着肚子,去前夫家楼下看热闹
青少年为什么自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重视!
结婚三年,妻子一直不愿生孩子,知道真相后我提出了离婚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不缺压力,更不需要大道理,孩子叛逆可提升孩子情绪粒度
春季养肝正当时,注意情绪重调理
出轨的男人对老婆还有兴趣吗(精神出轨的男人对老婆还有兴趣吗)
《西游记》中的心理隐喻:每一位抑郁症、强迫症病友都需要读懂它
另一个角度看16岁抑郁症姑娘:缺爱的孩子,除了自卑,还不懂自救
神麻人智清醒开颅术相关的压力、焦虑和抑郁:一项系统回顾
抑郁到什么都不想干怎么办(抑郁到什么都不想干怎么办呢)
青少年抑郁症胸闷刺痛感怎么办(抑郁症胸口闷痛)
睡觉特别容易早醒多梦该怎么办(早上多梦易醒怎么办)
什么是真正的社交电商(什么是真正的社交电商平台)
传统企业的社交化转型之路该如何走(传统企业的社交化转型之路该如何走进)
趣测试网是一家符号国际标准的心理测试平台,心理年龄测试题来自哈佛心理测试题库,小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情况而定。
Copyright © 2018-2022 www.qceshi.com 心理年龄测试 保留最终解释权 - 网站地图 - 数据地图
发表观点(6条)